![]() |
資訊
精準·省心·可靠
|
|
傳染性病因
引起牛不孕的傳染性病因有:布氏桿菌病、滴蟲病陰道炎等。但在生產中多見的還是布氏桿菌病,本病的潛伏期為2周至半年,妊娠母牛發生流產、胎衣不下、生殖器官及胎膜發炎,發生流產的母牛多在懷孕5~7個月,母牛流產后伴發胎衣不下或子宮炎,若是處理不及時可能繼發慢性子宮炎,最后引起不孕。在牛群中主要依靠“變態反應”來診斷此病,對于檢測出的陽性病牛要隔離飼養,繼續利用,逐步淘汰,從而盡可能減少不孕病牛的發生。在預防上每年都定期進行疫苗注射,常用的疫苗有布氏桿菌19號弱毒菌苗、布氏桿菌羊型5號弱毒菌苗。
非傳染性病因
有子宮內膜炎、卵巢炎、輸卵管炎、卵巢囊腫等。子宮內膜炎為牛的常見疾病,是造成不孕病的重要原因之一。本病多由細菌、真菌、支原體混合感染造成。癥狀是屢配不孕,發情時流出的黏液混濁,有時帶膿性分泌物。診斷主要根據直腸檢查子宮的變化情況而確定;子宮內膜炎根據炎癥的程度,用不同的沖洗液進行治療,常用的沖洗液有0.1~0.2%雷佛諾爾、0.05%洗必泰、0.05%新潔爾滅、青霉素鏈霉素合劑(青霉素160萬單位、鏈霉素1克溶于100毫升生理鹽水)等。當子宮內膜有出血時,可用 1%明礬或1~3%鞣酸冷溶液沖洗,對頑固慢性子宮內膜炎可用1%魚石脂溶液或0.5~1%碘溶液沖洗。不論采用何種溶液沖洗,容量不能過大,一般是500~1000毫升。沖洗后要按摩子宮,盡量使蓄積在子宮腔內的液體排出。開始2~3天每天可沖洗一次,以后每隔一天沖洗一次。采用這種方法治療對子宮的復原會有很好的效果。
卵泡囊腫:本病因內分泌機能紊亂、飼養管理不當、氣溫變化等許多因素引起。
患卵泡囊腫的牛一般發情表現都比較明顯而頻繁,發展到嚴重階段時,病牛約有1/4表現為“慕雄狂”,即性欲特別旺盛,極度不安,常爬跨其他母牛。直腸檢查卵巢腫大,在一側卵巢或兩側卵巢上有一個或多個囊腫的卵泡。本病可肌肉注射促黃體素150~300單位,一般注射后3~6天囊腫即形成黃體,癥狀消失,20~30天恢復正常發情周期。如果用藥后1周,直腸檢查變化不大,或外表癥狀不見好轉,可第二次用藥。癥狀明顯的,一般都不可能一次治愈,在治療過程中,可能反復出現囊腫,必須繼續用藥,同時加強飼養管理,直至囊腫萎縮消失。
為了避免母牛產后發情不及時,建議在母牛日常飼養管理中飼料中可長期添加牧維素,不僅可以保胎、預防母牛流產、難產、胎衣不下,更有助于母牛產后及時發情、提高受胎率,大大提高養殖效益。
淘寶店鋪:鄭州微畜牧
拼多多店鋪:微畜牧
微信下單:15838201205
希望通過“微畜牧養牛聯盟”平臺讓你在養牛路上少走彎路、祝大家養牛成功,養牛賺錢!養牛問題咨詢15838201205微信同號